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欢迎阅读与收藏。
1
一、隔离场所设置
学校设置2个临时隔离室,分别用于发热、乏力、千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职工和学生的临时安置。隔离室门口设立醒目的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场所。
二、隔离场所管理
「一」校医负责对接受集中医学观察人员进行每天体温检测登记及随访。
「二」配备适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三」对疫情重点地区返穗人员,抵穗后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其他需要医学观察人员的观察时限,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四」严格对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加强个人防护。
网络营销的实习日报
「五」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应由专用车转运至辖区指定定点医疗机构。
「六」被隔离者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医学观察区内的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七」被隔离者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八」隔离场所统一由专人送餐,送到隔离区域后由卫生保健人员逐间分发。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
「九」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隔离室。上班时不得在保健室整理财产物品、药品、台帐,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三、消毒隔离措施
「一」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二」房间内设卫生间,隔离区域相对独立。
「三」集中医学观察场所房间内产生的废弃物,不分类不分拣,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打包好后外层喷酒有效氯500mg/-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再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其它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集中医学观察场所。
「四」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
「五」原则上不得探视,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六」不得使用空调系统。
「七」对隔离场所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隔离场所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被观察人员的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或继续使用,患者离开后,卫生保健人员需对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同一室内不能同时安排不同病种的病例。
四、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隔离环境的消毒要求
「一」个人防护要求
1.进入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戴一次性工作帽。
2.接触从隔离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和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转运隔离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如实施近距离操作时需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每次接触隔离者后立即进行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二」严格对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
1.日常消毒方法
「1」居住环境釆用湿式清扫,卫生间、桌椅、水龙头、门把手、台面等物体表面消毒,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的方法。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mg/L-1000mg/L,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
「2」对复用食饮具采用消毒碗柜消毒。
「3」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可采用加盖容器收集,加含氯消毒剂按终浓度有效氯10000mg/L-20000mg/L混合作用2h后排下水道。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可用含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作用30min,同时用消毒湿巾「高效消毒剂成分」或有效氯500mg/L-1000mg的含氯消毒剂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2遍」。
「4」日常的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h,或采用煮沸15min消毒。
「5」转运医学观察者的车辆,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后清水冲洗。
2.终末消毒
对经医学观察确定为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接触者,转移至医院隔离后,应对原隔离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采用含0.5%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或50mg二氧化氯,按20ml/m3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进行空气消毒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对表面及空间均匀喷雾,作用60min后开窗通风。喷雾消毒后,按日常消毒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拖」拭消毒。
学校健康室制度2
1、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
2、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卫生由当日工作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3、心理咨询人员应热爱咨询辅导工作,不断努力于专业实务、教学、服务与研究,以提高自己得专业素养,并推动这以事业得发展。
4、作为心理咨询人员须有效收集资料,作为咨询辅导工作的依据。要求在咨询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并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做好分析与总结。
5、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情况(咨询档案和记录卡)归档,备以后查阅。
6、心理咨询人员应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未经当事人许可,不泄露会暴露当事人秘密的信息,违者后果自负。咨询测量用表不可外借、复印,由负责人统一管理使用。
7、咨询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
8、心理咨询人员只能接受其能力范围内的个案,不负责治疗心理疾病,有心理疾病和精神病(如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的患者,在初步诊断后,应联系监护人推荐到专业性机构确诊治疗。
9、咨询人员应与当事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尊重当事人的.意见,不得为满足个人之需而牺牲当事人得利益。
10、咨询辅导时的记录包括笔录、测验资料、信函、音像资料等均应作为专业资料予以保密,只有在当事人同意之后,才能提供给他人使用。
转让协议书范本
11、咨询辅导记录资料若用于咨询人员的训练或学术研究,记录内容必须改动,以保障当事人不被识别出来。
12、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生命造成伤害时,咨询人员必须采取行动或告知相关机构或人员,并尽可能与其他专业人员会诊。紧急情况处理过后,应设法让当事人(或监护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13、咨询人员值班时间不得带无关人员进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若有熟识之人来到中心,值班人员可以接待,但不得影响值班;未经负责人允许,不得擅自将办公室物品借给他人或组织使用。
14、中心工作人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室如家。
心理咨询教师工作守则
1、心理咨询教师应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2、心理咨询教师应注意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自我心理分析,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3、心理咨询教师应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4、心理咨询教师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职能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
心理咨询教师对来访者的责任
心理咨询教师在工作中要体现心理咨询服务“助人自助”的原则,对来访者负责,使他们获得适当的服务并由此获益。
1、心理咨询教师应对咨询者一视同仁,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民族、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和样貌等因素歧视来访者。
2、心理咨询教师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就对工作重点与来访者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进行实地冲击疗法)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3、心理咨询教师应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依赖。 [1][2][3][4][5]
心理咨询教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制度
心理咨询教师应尊重来访者,按照本专业的道德规范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1、心理咨询教师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地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2、为保证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客观性,心理咨询教师应避免在治疗中出现双重关系(即应避免与熟人、亲友等建立治疗关系);如果双方的治疗关系已超越了工作界限(例如来访者移情现象过于严重),应采取转换心理咨询教师等措施终止这一治疗关系,并在档案记录中做出说明。
大雪纷飞造句简短一句
3、当心理咨询教师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并在档案记录中做出说明。
心理咨询教师保密制度
保护个人隐私,是心理咨询工作者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除特殊情况外,任何心理咨询教师和咨询员均应遵守保密制度:
1、心理咨询教师(员)在咨询工作中收集的个人资料,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它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除司法机关凭介绍信可以借用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
2、心理咨询教师(员)在咨询工作的开始就应向咨询者说明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集体心理治疗。
3、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治疗或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引用案例时均需隐去那些可能会据此辨认出咨询者有关信息的资料。得到来访者书面许可的情况可不受此限制。
4、心理咨询教师(员)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或危及他人及社会安全的行为时,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应通知上级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此情况可不受保密原则限制。
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工作职责
1、面向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窗口,以预防为主、发展性咨询为重点,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工作。针对普遍问题,适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2、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和资料,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传授心理调适知识和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5、开展学生心理知识系列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
6、指导“学生心理协会”的各项活动。开展各种校园心理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7、适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对重点学生进行回访和跟踪辅导。
8、组织培训教师心理咨询专干,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的专业水平。
9、学生心理测量测验,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0、做好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等调研工作。分析研究不同特征学生的心理特点,撰写研究报告,开展心理健康与发展方面的课题研究。
11、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工作时间:遵循正常工作日作息时间。
上午:8:00——11:25下午:1:00——4:30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